由中国工商银行独家承销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家能源集团”)30亿元能源保供用途债券成功发行。这是中国银行间市场首只能源保供用途债券,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能源生产供应,此举丰富了能源保供金融服务方式,为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积极贡献了金融力量。
作为进博会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和银行类综合服务支持企业,中国银行在服务三届进博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在招展招商、产品升级、现场服务方面凝心聚力,独家全程支持招商路演和承担参展商联盟秘书处工作,致力于为展客商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金融支持,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优质的服务,整装待发迎接第四届进博会的开幕。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发布用例手册发布。中国银行在监管指导下积极参与货币桥项目,发挥境内外联动优势,总行与中银香港共同参与验证了基于货币桥的订单融资业务和跨境支付业务。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601939;HK:00939)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以下数据均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为集团数据,币种为人民币)。前三季度,建设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心工作相互促进,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积极纾解社会痛点、难点、堵点,持续发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积极探索数字化经营模式,深化新金融行动,统筹支持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转型发展,服务亿万百姓的金融需求,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报告显示,建设银行保持稳健发展,资产规模、盈利水平、资产质量等核心指标协调均衡,经营业绩亮丽。
在10月22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举办的“2021中债担保品国际论坛”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荣获“卓越先锋荣誉机构”。
中国银行成功完成3亿美元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发行定价。此次发行为全球首笔,是中国银行丰富ESG金融产品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实践。
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是我国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培育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是针对供给侧补链强链的具体举措。对此,农业银行积极主动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
中国银行举办“一起上冰雪 携手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副行长王志恒,北京冬奥组委副秘书长何江海,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劲松,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副主任刘长金,北京团市委大学中专部部长刘炳全,冰雪产业代表及冬奥合作伙伴企业代表共同出席活动。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农业银行推出“富民贷”产品,首批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办,精准支持脱贫地区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据悉,这是双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
农民工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85亿人。有效地为农民工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是农村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农业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号召,为农民工提供包括代发工资、监管、担保、融资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协助中国财政部完成40亿美元主权债券全球发行。
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指导下,中国工商银行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出“跨境理财通”服务,分为“北向通”和“南向通”。2021年10月19日业务正式开办首日上午,已有港澳客户在线上完成“北向通”签约并成功认购境内理财、基金产品。同日在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等九市也分别有客户通过工商银行湾区跨境一体化服务,办理了“南向通”签约,向工银亚洲、工银澳门提交了基金产品的购买申请。这标志着工行“跨境理财通”业务已在湾区全面落地。